第7章 动力和改观_穿成婆婆,她带着全家翻身
笔趣阁 > 穿成婆婆,她带着全家翻身 > 第7章 动力和改观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章 动力和改观

  掌柜狠狠瞪了伙计一眼,“愚蠢!这种成色的盐大山镇首富唐家都吃不到!她上哪儿弄?也只有路过的行商才有可能搞到这样的好东西,我将东西夺了到时候万一人家真怒了把事情闹大,我怎么圆?铺子的生意还做不做了?”

  要是对方换的盐多一些他还真有可能动歪心思,可人家就给了一斤,为了这么点东西冒那么大的风险,不值当。

  江宁换东西的时候早就想过这个问题,所以只拿出了一斤,既能勾起对方的心思,又不至于让人对她下手。

  换了这么多东西她根本就带不走,只好站在杂货铺不远处等杨大头过来寻她。

  当杨大头背着粮食看到身边堆满东西的江宁心疼得不行,“阿娘,你你你.....你买这些东西花了多少钱?”

  江宁摇头,“我拿东西换的,昨日在山上还挖了些好东西,刚刚跟掌柜讨价还价,没拿钱,全要东西了,你给的二十文没动,还在我兜里。”

  惊喜来得太突然,杨大头笑得跟个憨子似的,母子二人带着一堆东西艰难往回走,明明是半个多时辰的路程,硬是让他们走了一个多时辰,顶着大中午的烈日进村。

  江宁在村口停了一下,同杨大头问道:“等会儿,现在进村万一让人家看见我们买了一堆东西,我们还守得住吗?”

  就他们那两间破屋子别说防人了,连老鼠都防不住。

  杨大头犹如被人泼了一盆冷水,瞬间清醒了,“阿娘说得对,不能这样进村!你先在这里看着东西,我把粮食背回去,再让二蛋过来帮忙。”

  村里大人一般都走大路,但是小孩有自己的小路,都是些大人走不了的沟子、坡路或者草丛,走那种地方容易遇到蛇和四脚怪,但可以避开村民。

  杨大头去而复返,带来了杨二蛋和柳叶,三人头上衣服上都挂着叶子,也不知道是钻了哪片树林和草丛。

  看到江宁身边那么多东西,杨二蛋和柳叶眼睛都在发光,不用江宁开口他们就主动冲上来,将江宁身边的东西全都背起来,倒是弄得江宁不大好意思。

  三人原路返回,江宁想了想,干脆背着一个空背篓走大路,一路上少不得要碰上几个村民,大家虽然排斥她,但看见她背着背篓进村不免好奇,胆子大一些的还凑近伸长脖子探头探脑,被江宁狠狠一瞪,又缩了回去。

  等江宁走后,几个婆娘围上来,“你都看见了吗?她带啥回来了?”

  被围在中间的妇人撇了撇嘴,“带啥?啥也没有!我看她就是去要饭都没人愿意施舍!”

  众人一听,皆深以为然,不再谈论江氏。

  江宁压根不知道她就这么在村民面前走了一遭,又惹来了不少闲话,等她回到家,杨大头三人已经把东西放进她睡的那间屋子,院子一角堆放着处理好的竹子。

  她看了一眼,柳叶兴匆匆地端了一碗热腾腾的野菜粥给她,“阿娘,先吃点东西。”

  这么积极!江宁多看了她两眼,直接坐下来,三两下将一碗野菜粥吃了个一干二净,这东西好像吃多了都麻木了,她都没啥感觉了。

  填饱肚子,往树荫下那么一躺,夏日的山风那么一吹,困意袭来,很快江宁便睡着了。

  杨大头几个见她睡了也不敢吵闹,全都进了屋里,开始盘点东西。

  请访问最新地址柳叶压低声音,惊呼连连,“那些瓜子换了多少钱?怎么买这么多东西?”

  杨大头做了个噤声的动作,“换了七十四文,买了两个罐子花了四文钱,剩下七十文,我拿五十文买了五斤粮食,够咱们吃上几天了,原本给阿娘二十文买盐,结果阿娘拿东西换了盐和糖,还有其他东西,她身上还有二十文没用。”

  杨二蛋高兴坏了,“这么说我们还有二十文!大哥,你怎么没带阿娘去看看大夫?”

  杨大头神色一僵,懊恼地拍了拍头,“都是我不好,在镇上太开心就给忘了!明天,明天我就带阿娘去看看大夫。”

  找大夫把脉要五文钱,若是拿药还得另外算钱,他们现在有二十文,就算不能拿药也能知道阿娘大概是什么情况。

  柳叶道:“大头,既然明日还要去镇上我现在就去多摘一些吊瓜子,明日再带去镇上卖,多换一些钱也好给阿娘拿药。”

  “叶子,谢谢你!”杨大头感动坏了。

  柳叶不好意思地别过脸,“谢啥谢!都是一家人,你阿娘就是我阿娘!”

  以前她还真不喜欢婆婆,还特别怕她,一看到她就忍不住发抖,没想到婆婆重伤醒来不仅没再说她骂到处惹是生非,还能给家里挣钱,就冲这点,她都得想法子救婆婆。

  杨二蛋赶忙说道:“我也去我也去,我也去帮忙.....”

  杨大头反对,“让叶子带着小丫过去就行,那边还有三铁和四庄,用不了这么多人,你帮我弄草棚,咱们争取这两天把棚子搭起来,好歹有个地方能遮风挡雨。”

  杨二蛋一脸失望,不过低头看一看这些新置办的东西,又有了干劲。

  兄弟俩闲着无事,又去竹林砍了一些竹子。

  江宁醒来的时候差不多是下午两点多了,杨大头和杨二蛋已经绑了一些竹子,江宁赶紧起来帮忙。

  简易的草棚就是在地上挖四个小坑洞插竹子,当做支柱。

  江宁觉得不稳,又多挖了好几个坑洞,屋顶整体向一侧倾斜,上面的竹子间隙做的密一些,虽然比较费时,但能撑比较长的时间。

  三人将棚子框架做好天又快黑了,趁着还有一些光亮,兄弟俩把割回来的茅草一捆一捆扎好,投向屋顶,能铺多少先铺多少。

  柳叶领着其他人踩着星光归家,他们下午已经回来几次了,现在灶屋里面全都堆着瓜蒌,臭气熏天。

  一群孩子知道这东西能换钱后也不嫌臭,忙活得特别起劲,草木灰不够了就再烧,那间灶屋被这么折腾两天,一侧墙壁彻底塌了,却无人在意。

  大家全都铆足了劲儿处理瓜蒌,有了他们帮忙,江宁明显松快了不少。

  第二天,她和杨大头早早把昨晚炒制的那些瓜子带上就出门了。

  请访问最新地址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qgdo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qgdo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